今年以来,宜阳新区财政金融局锚定“聚财有方、管财有矩、理财有为”目标,扎实推进财政工作提质增效,为宜阳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一、聚财有方,夯实财政增收根基
一是深挖税源,拓宽收入增长路径。构建区街居三级联动、财税协同的网格化治税体系,聚焦重点企业、项目和行业实施动态税源监控,持续做大税收“基本盘”。1-5月,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.14亿元,同比增长53.72%,增收1.45亿元。
二是抢抓政策,强化资金争引力度。精准对接上级政策,印发《2025年宜阳新区向上争资争策指导性目录》,用好用足政策红利。1-5月,累计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479.87万元、中央及省级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301.1万元、新增债券转贷资金13.74亿元,有力支持家装厨卫“焕新”工程、基础设施建设及存量债务置换。
三是盘活资源,激活资产创效潜力。通过土地出让、资产租赁、欠款清收等多渠道盘活存量资源。1-5月,出让土地129.54亩,实现土地分成收入1.93亿元;4.02万平方米广告位公开租赁创收2.5亿元;完成安置房补差款清收1219.68万元、实现国有资产租金收入61.8万元,为债务化解提供坚实资金保障。
二、管财有矩,提升财政治理效能
一是绩效引领,优化资金资源配置。构建预算绩效全覆盖体系,实现18个预算单位、178个项目、4.18亿元资金全流程监控。创新“两书一函”重点绩效评价反馈机制,将2024年财政重点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2025年预算编制,核减财政资金0.3亿元;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强化激励约束,推动财政资源配置由“重采购、轻管理”向“强管理、讲绩效”转变。
二是精准监督,织密风险防控网络。科学制定年度监督计划,开展会计信息质量、民生资金等专项检查。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,对街道资金实施动态监控,重点关注项目资金异动、大额支出等风险点,以数字化手段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防线。
三是靶向攻坚,规范暂付款项管理。严控新增财政暂付性款项,统筹财力推进存量化解,截至目前,暂付性款项余额占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合计的1.85%,预计年底实现全面清零目标。
三、理财有为,赋能区域发展大局
一是深化改革,释放预算管理活力。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改革,打破“基数 + 增长”固化模式,建立“项目入库 - 支出匹配 - 绩效跟踪”全链条管理机制。严格落实“过紧日子”要求,1-5月,较上年节约财政资金3365.58万元,进一步夯实“三保”及化债基石。
二是以民为本,持续增进民生福祉。足额编制“三保”预算,今年1-5月,“三保”累计支出1.11亿元,完成年初预算47.03%,确保困难群众救助、工资发放等刚性支出及时到位。全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民生支出6.11亿元,占比80%;1-5月,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3.84亿元,占比88.28%,同比增长19.63%,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三是产业赋能,激发经济发展动能。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,科学安排产业扶持资金,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产业引领作用。1-5月,累计投入大数据产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0.73亿元,助力园区企业营收增长10%;向国有企业增资1.4亿元,助力企业提升信用评级,为产业升级注入源头活水。
宜阳新区财政金融局 王宏建